下周一起头雨水又要上岗了 降温大风阵雨组团来
地方媒体网站,临安新闻网“安身临安、面向天下、辐射世界”,做到依托临安、结应时事、...
2021-02-28
2021-02-18 17:41 来源:东南大学附属中大病院
原题目:【中大科普】@您,雨水节气护好脾胃,这份摄生指南请查收……
立春后
万物恢复生气希望
2月18日
是进入春季第二个节气
雨水
“斗指壬为雨水,东风解冻
冰雪皆散而为水,化而为雨,故名雨水。”
东南大学附属中大病院
中医内科侯茜主治医师提示
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
寒冷的天气渐渐远去
空气中水分增加
气温乍暖还寒时
尤需护好脾胃功能
雨水节气
展开全文
一年之计在于春,中医以为脾胃为后天之本,提肛害人,“水谷之海”,气血生化之源。脾胃又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,脾胃功能健旺,可以促进和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,保证生命活动的和谐均衡。
《脾胃论》云:“内伤脾胃,百病丛生”。申明脾胃衰弱易影响我们的身体,导致疾病的发生。所以脾胃消化功能好,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。 雨水节气的摄生要点在于保养脾胃。
健脾祛湿
不适症状
雨水节气之后湿气逐渐加重,进入雨水偏多的时节,湿邪易侵袭人体,出现湿困脾胃的表示,如食欲不振、头重昏沉、消化不良、四肢乏力、口干不欲饮、大便黏而不可形等症状。
饮食推荐
雨水事后可选择一些能健脾祛湿的食材,好比山药、茯苓、芡实、莲子、小米、冬瓜、扁豆、鲫鱼等。
减酸益甘
不适症状
中医以为春属木,在五脏对应于肝,春季自然界阳气升发,人体的阳气也适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,如调摄不当,升发太过,会出现脾性暴躁、易于发怒的情感。肝的疏泄功能失调,则脾胃运化功能障碍,从而导致脾胃疾病的发生,常表示为胃部隐痛、胃部胀满、恶心不欲饮食、泛酸、嗳气、腹泻等不适。
饮食推荐
春季饮食应减酸味的摄入,不成助长肝气以免过旺。甘是脾的本味,所以春季可得当增加甘味以养脾脏之气。药材上可选择疏肝理气的陈皮、平肝熄风的菊花、柔肝健脾的炒谷麦芽等泡水喝。食品上可选择春季常见食材如马兰头、韭菜、香椿、百合、豌豆苗、茼蒿、荠菜、莲藕、芋头、萝卜、甘蔗等。
推荐食疗方
三仁赤扁豆粥
做法:薏苡仁20克,赤小豆20克,冬瓜子仁(去壳)10克,白扁豆15克,杏仁5克,加粳米适量,共煮粥,春季常服。
功效:健脾止泻、和中化湿,对于脾胃衰弱、痰湿体质、慢性腹泻、夙儒年人慢性咳喘、妇女白带偏多都有较好的保养作用。
双花柠檬茶
做法:玫瑰花5克、绿梅花5克、柠檬1片,泡水代茶饮。
功效:疏肝健脾,理气解郁。对于情感颠簸大、脸色郁闷、胃部不适、血脂高、脂肪肝、工作压力大的人群有较好的愉悦身心,减压的作用。
- end -
小编团队
策划&审核| 程守勤
文字&排版 | 王倩